中国环境标志产品作为联系公众与绿色生产、消费的纽带,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重要手段,在以往25年的发展基础上,年产值已达4万亿元左右。
在日前召开的“绿色消费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标志25年主题活动”上,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强调,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激励绿色消费行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截至2017年,城乡居民消费占比达40%,预计到2020年,城乡居民消费总额将达到41.7万亿元。我国居民消费已从温饱向小康转型升级,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消费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9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消费行为由从众模仿型向个性体验型转变,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数字家庭等新消费蓬勃兴起,“互联网+”催生的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也在快速提升。
从2011年开始,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2018年,*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出43.8个百分点。
然而,消费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2016年我国居民直接消费的能源总量达5.4亿吨标煤,是2000年的3.2倍。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电器循环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电脑报废量约为1.2亿台,废弃手机2.3亿部,其他家用电子电器产品废弃量达1.5亿台;目前我国每年包装用品产量达3000多万吨,总体回收率不到30%。
我国2016年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绿色消费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在会上说:“绿色消费的转型升级可以引领以环境标志产品为代表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创新,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他表示,消费绿色化对生产绿色化发挥着引导和倒逼作用,经绿色理念和措施引导的消费规模、方式、结构、质量、偏好的变化必然会传导到生产领域,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本文转载自人民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